痔瘡,現代人不可忽略的隱疾
直腸外科沈士權醫師
一、何謂痔瘡? 痔瘡(Hemorrhoid)又可稱為痣核,是一種肛門內粘膜下靜脈叢曲張充血及局部組織的膨大脫出。通常以齒狀線作為分界,發生於齒狀線之上稱為內痔,之下稱為外痣,內外痣同時發生則稱為內外痣。現代人工作生活的壓力及飲食不均衡等等因素,皆可能引起痔瘡的產生。痔瘡成了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,也是患者常到大腸直腸外科門診看診的原因,但儘管如此,很多人因對患有痔瘡的問題感到不好意思,往往症狀加劇才不得不就醫。 二、痔瘡的分類 1.內痔 第一級:痔核膨出在肛管內,未突出肛門口。 第二級:痔核偶會突出肛門,可自行縮回;發生在解大便時。 第三級:痔核脫出肛門口,必須以手指才能將之推回。 第四級:痔核脫出無法推回;會主訴有直腸腫脹感。 2. 外痣
三、痔瘡的誘因 1.懷孕 2.遺傳 3.便秘或腹瀉 4.長久站立或端坐姿勢 5.門脈高壓(肝硬化)
四、痔瘡的症狀 1.肛門出血 2.痔核脫出 3.肛門處搔癢感 4.疼痛 5.便秘 6.感染潰瘍或壞死
五、痔瘡的治療 1.保守療法 (1)預防便秘:無刺激性的輕瀉劑、高纖維食物、避免刺激性食物攝取及養成定時排便習慣。 (2)局部用藥。 (3)適當執行溫水坐浴,每天3~4次,每次10~15分鐘。 2.皮圈痔結紮術:(門診治療,免住院開刀) ※適用範圍:第二、三級中度內痔
※特點:簡單、迅速、方便,為目前效果好且常用的治療方式之一,門診即可當天處置。 3.住院手術治療: ※適用範圍:第三、四級內痣及中、重度外痣
六、日常照護: 1.肛門口保持清潔乾燥,不可用手指搔抓,以免抓破痔瘡或周圍皮膚導致感染。 2.平日應多攝取高纖食物,喝足夠水分,保持適當活動,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避免便秘。
七、注意: 術後應調整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,避免痔瘡再度找上門。另外也需要提醒大家,肛門大便出血不見得一定是痔瘡,有時大腸癌、直腸癌或息肉常被誤診為痔瘡而延誤就醫,所以大便出血應即刻找醫師診治。
瀏覽次數:76
|